本报记者胡萍
(资料图)
“产业数字金融是当前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领域。”在《中国产业链韧性:金融的力量》新书发布会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说,“作为近期热议的词汇之一,产业数字金融会随着技术的演进、数字化的迭代以及产业的多层次发展,呈现更加丰富的内涵。”
产业数字金融,顾名思义,涉及产业、科技、金融。三者如何实现良性循环,如何把科技创新、产业振兴和金融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需要政产学研各界研究的课题。
数字化带来的变化
谈及数字化的影响,神州信息董事长郭为更看中全球数字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围绕数字化把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紧密融合在一起,将对产业产生巨大影响。”郭为说,“如果金融能够围绕企业整个产业链实现数字化,将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巨大影响。同时,数字化也能使金融风控模型和银行营销发生重大变化。”
“我们创新研发了基于数据增信的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了链上小微长尾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比如,‘采购e’‘订单e’两款数据增信产品推出后广受市场欢迎。”民生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斌说,产业数字金融是科技条线最重要的赋能方向。
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部副总经理刘强表示,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结合业务、科技和数字三类技术叠加,旨在革新传统信贷业务理念、思维和模式。
在杨涛看来,一方面,在数字化加持下,一、二、三产业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和组织模式,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深远助力;另一方面,数字化对产业的影响也引发了金融需求的演变,数字化与金融的结合带来了全新的金融要素、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组织方式。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不断发展,传统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发生转变,期待能够通过加强产学研资的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能够及时产业化,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支持作用,从而把科技创新、产业振兴和金融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腾讯研究院副院长杜晓宇认为,科技需要经历与产业结合并经过持续投资和融资等一系列漫长的过程。同时,要保持稳定的收入,将收入用于再研发,再将新的研发技术投入到产业中,由此形成科技、产业、金融正向循环,推动核心技术转化为产业成果,将成果收入再转化为科技研发动能。
郭为认为,数据是生产要素,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将核心竞争能力转化为企业的数据资产成为重要课题,而金融的作用则在于帮助企业管理这些数据资产,放大其杠杆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要更好地推动金融助力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就不能只着眼传统的产业链特征,更需要重新审视数字化时代的产业链变革趋势。”杨涛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数字经济则为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了坚实支撑,数字金融对产业的支持方式发生了全面改变,解决了传统产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高成本、低效率问题。
九江银行行长肖璟结合中小商业银行的实践表示,产业极具个性化,使得金融与产业在结合的过程中能形成独特的服务方式。“中小银行服务产业的过程中应该会经历三个阶段:传统制造业贷款、供应链金融以及产业平台和产业生态的建设,即强调从全产业链视角对企业赋能。”肖璟认为,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数字化和信息化是手段和工具,对于产业而言,金融也是手段和工具,要综合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持续提升产业效率和降低产业成本,真正提升产业链条的竞争力。
产业数字金融发展
对于未来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刘强认为,一是要解决好数字可得、可用、可信问题;二是突破数字化授信和数字智能风控两大核心技术;三是创建面向产业数字金融创新活动的监管沙盒机制与环境;四是发挥产业数字金融“协同总装车间”及前沿创新高地的牵引作用,向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综合化金融服务;五是在服务覆盖整个生态的过程中,持续积淀数字资产,反哺创设更多的金融产品。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袁田表示,在产业数字金融的创新领域中,数据信托可以有效发挥数据要素价值,通过信托法律制度安排,作为实现多样化数据权益分配和治理监督的有效工具,助力数据要素发挥更大价值。中航信托在航空、电力等行业数据领域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数据信托制度和实践创新,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上下游的多方参与主体,搭建数据共享共建空间,实现技术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设施的双重架构,助力产业链数智化转型。
金微科技总经理夏茂提出,金融机构通过近几年的数字化改革,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服务能力。因此,产业金融数字化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企业端,但是,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在金融数字化方面发展缓慢,决策模型或数字化运营流程尚有欠缺。数字化与产业金融的结合深刻地改变了实体产业,也改变了产业金融原有的模式。
“产业链金融是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共性在于,从金融供给侧、产业需求侧找到痛点,利用智慧化、数字化手段,内生、自动、智能地解决这些痛点。”杨涛说。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交通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邮箱 : 434 922 62 @qq.com